花卉喇叭袖(文明新装的起源及其基本形制)

2024-04-20 08:52:46

旗袍(Qipao, Chinese dress, cheongsam〕

旗袍起源于满族服饰,兴盛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上海。

旗袍 qípáo [chi-pao] 为民国时期中国妇女开始穿着的一种带有传统风格的长衫。其式样从满族妇女的袍子改制而成,故称。

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

夏衍《法西斯细菌》第三幕:“ 静子 三十一岁,穿着质素的旗袍,已经完全是一个中年的 中国 主妇了。”

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传统旧时时装,被誉为近代中国女性时装的代表。它以其 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近代中国女性贤淑、典雅、性感、清丽,诠释着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城市女性特有的时尚 性情与气质。

起源

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上个世纪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各地。当时上海是上流名媛,高级交际花的福地,她们热衷于游泳、打高尔夫、飞行术、骑马,奢华的社交生活和追赶时髦,注定了旗袍的流行。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曲线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时装之一。

经过多年的修正与改良,旗袍已经成为一种能很好体现女性曲线美的服装,用最中国的布料,丝绸、锦缎,做成最中国的服装———旗袍,穿在发髻高挽身段窈窕的中国女子身上,那种东西方审美观的完美结合、东方的神韵,令人叹为观止。旗袍在这里,已超脱了一般意义上的服装而成为一种象征,为什么它会成为永恒的时装经典,答案也正在这里。

旗袍的美是一种典雅而高贵的美,这种由旗袍内涵所决定的文化品位限制了它的普及、大众化,同时它对穿着者的要求也十分苛刻,这不仅仅表现在对身体的要求上,同时也表现在对穿着者内涵及气质表现上,而且,旗袍的出现对背景、环境、气氛要求特别讲究。旗袍的美是一种距离的美,一种静止的典雅美。

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显露着修养,体现着美德,演化为天地间一道绚丽的彩虹。愿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憧憬、美的风韵洒满人 间。

说到传统,人们总要想到封建主义的保守 、 封闭,还有封建主义对妇女的各方面的禁锢。数千年来,中华女性的着装是严肃的。直到现在,严肃而正规的“职业女装”仍然占据着中国女性服装的主要地位。

凤冠霞帔,母仪天下,如果说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把妇女的最高期望值定到这里 , 那么最能说明一切奥妙的关键字眼就是“表 现”。把美好的体貌表现出来的唯一媒介 是好的服装。

人类文明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女性的服装也随着历史不断改变。比起科技带给世界 的巨大变化,人体却顽强地保持了原状,这虽然不能算是奇迹,却为服装发展史、提供了可能。

服装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样。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构成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

特色

1.特征

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衣身连袖的平面裁剪等。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满族旗装: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在袖口领口有大量盘滚装饰。

近代旗袍:进入了立体造型时代,衣片上出现了省道,腰部更为合体并配上了西式的装袖、旗袍的衣长、袖长大大缩短、腰身也越为合体。刺绣精细。

2.工艺特点

满族旗装的工艺特点:是精细的手工制作,适用各种刺绣、镶、嵌、滚等工艺;

近代旗袍的工艺特点:是式样简洁合体的线条结构代替精细的手工制作。

3.审美

近十几年来,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在国际时装舞频频亮相,风姿绰约有胜当年,甚至还被做为一种有中国少数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礼仪场合。

就像日本的和服一样,旗袍是中华民族的典型服饰。新一代的设计师们各显其能,对旗袍进行多方面改良,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在快节奏、充满礼仪的现代生活中,旗袍仍然是中国女性最体面的服装。

旗袍的京派与海派

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艺术家与旗袍

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设计师与旗袍

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经典相对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但时装设计师常从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旗袍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

旗袍是近代兴起的中国妇女的传统时装,而并非正式的传统民族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更拥有焕然一新的现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加之可欣赏度比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价值。现代穿旗袍的女性虽然较少,但现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传统韵味,同时又能体现时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分类

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变化。

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形、窄袖形、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

襟形款式主要有圆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

圆襟旗袍礼服——襟处线条圆顺流畅;

直襟旗袍礼服——身材丰满、圆脸型的女性适合这一款式,可使身材显得修长;

方襟旗袍礼服——将襟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适合不同脸形穿着。

琵琶襟旗袍礼服——

此外还有双圆襟旗袍、双开襟旗袍等款式。

材质

制作旗袍的有布料,丝绸、锦缎等,目前又有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

色彩

清代满人旗袍以蓝、黑二色为主,但读书人却有相当一部分人穿白、红、紫色的。至于**,因是皇家独尊之色,民众是忌用的。

清代满族妇女的旗袍色彩鲜艳复杂、对比度高,在领口、袖头和掖襟上加上了几道鲜艳花边或彩色牙子,且认为越多越美。清末曾时兴过“十八镶”(即镶十八道花边),用料等花色品种就更是多样。

常见的大红旗袍,色彩绚丽醒目,款式别致,充分展现出满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着重体现东方女性含蓄优雅的魅力。

图案

清代旗袍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腆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

现代常见的旗袍图案为中国水墨画手法描绘的花卉图案设计。

制作

1.裁剪

(1)确定衣料的正反面——把衣料的正面叠在里面,将粉线画在反面,浅色衣料勿用过深色的画粉;

(2)确定衣料的对折线——因旗袍前后中心都没设缝,所以排料时可以把面料独边对折,折够身肥为止。

(3)确定衣料图案的方向,使衣片、袖片、领片上的图案方向一致;

(4) 裁剪丝绒面料时,注意使各衣片毛绒倒向一致,以免有色差;

(5) 裁剪时,要在轮廓线外加适当的缝份和贴边。 如装缝普通拉链,止口需1.5cm,隐形拉链,止口需1cm,包边和嵌边的止口也有所不同。

(6)检查面料裁片和里料裁片的数量和质量。如一片右底襟(正反有无错裁)

2.缝制

(1)衣片归拔

(2)侧缝贴牵条

(3)襟边贴牵条

(4)缝制

历史与发展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传统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汉满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汉满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到了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这种旗袍是汉族人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汉化改进,才进入千家万户的。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或游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较为紧窄合体,以利于骑射或其他激烈活动,这种服式多采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较适体。历史上,汉族人民也曾多次采纳这种窄身合体的袍服样式,赵武灵王所推行的胡服骑射就是比较典型的事例。唐代的胡服也风行一时,胡服在唐开元、天宝年间与胡妆、胡骑、胡乐同为时人趋奉,可算异域文化一次大面积的流行范例,属于长安街头当年的“舶来品”。在辽、金、元及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着服饰的主角,虽然又都经历或表现出变得宽博的过程或趋势。清代由于历时最长,故袍服可视为典型服饰。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与汉族军阀豪强结合到一起,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剃发易服浪潮,律令之严性命攸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汉族百姓与之斗争,努力保存汉服,遭到汉满统治者的镇压。汉族传统的冠戴衣裳大多被禁止穿戴,是汉族的民族耻辱,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饰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着装与戏曲宗教等场合。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各类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满族统治者强调满语骑射,力图保持其固有的生活习俗和穿着方式,一方面要用满族的服饰来同化汉人,同时又严禁满族及蒙古族妇女仿效汉族装束,从顶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可见一斑。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据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至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此时的清王朝正内外交困,为挽救危亡,清廷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军队也改练新军。在中国学生和军人中最先出现了西式学生的操衣、操帽与西式军装、军帽。洋装的输入,提供了评判美的另一种参照系,直接影响社会服饰观念的变更。日后旗袍演化为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响的改变可说即是由此开端。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满族统治者,摧毁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旗袍此时穿着者甚少。西式中式装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商埠开放的上海华洋并处,五方杂居,成为十里洋场奢靡繁华之地。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服装装饰一扫清朝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青楼女子等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于成熟。产生于辛亥革命后,北伐战争时期始渐流行的新式旗袍,有别于旗女的长袍。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这在以后的章节中将会详细介绍。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遇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汉满样式,中西风格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民国之初——悄然过渡过的旗袍。

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推翻了满族封建统治者,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新式旗袍的延生创造了条件。辛亥革命后“达拉翅”、“花盆底”等旗女的特征装束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清朝冠服就此成为绝唱。1920年前后,新文化运动的春潮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

这一时期,上海成为以女性妆饰的新展示台,追求服饰的新颖时髦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时髦女子对政治与服饰流行有着双重的敏感。

受日本式服装影响,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文明新装"开始流行,女学生与女教师爱着的黑色裙成为时尚。

20年代——倒大袖与新样式。

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黄金时代(i)

本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黄金时代(ii)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20年代以后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进入30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经典之作,使得以后的旗袍始终难以跳出该种廓形,只能在长短、胖瘦及装饰上略作变化而已……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被称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旗袍文化完成于30年代,30年代是属于旗袍的黄金时代。

可以说到这时中国才有了真正的时装,现代意义上的时装。外国衣料的源源输入,各大报刊杂志开辟的服装专栏,还有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都无疑推动着时装的产生与流行。由于旗袍的修长适体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所以在上海滩倍受青睐……

而加入西式服装特点的海派旗袍,也就自然很快从上海风靡于全国各地。这样,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为30年代旗袍的主流,我们所讲的30年代的旗袍也就是海派旗袍了。

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迥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建国之初,人们对衣着美的追求已完全转化成了对革命工作的狂热。旗袍所代表的悠闲、舒适的淑女形象在这种氛围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间……

50年代——也有过灿烂的一瞬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

到1956年,据说前苏联的某领袖人物到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人的服装要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新面貌,于是,政府号召“人人穿花衣裳。

这时出现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气质。不妖、不媚、不纤巧、不病态,符合当时"美观大方"的标准,而且更为实用……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传统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灾难。

80、90年代——辉煌难再

整个80年代,一直有人预测旗袍将会流行。尤其是80、90年代,女性的理想形象又有所改变,高挑细长、平肩窄臀的身材为人们所向往。

作为最能体现这种完美身材的旗袍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照说当年大受青睐的旗袍会再次回到人们当中。但出人意料的是,旗袍并未再度流行,而是只有少数人在穿……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不过,在80、90年代却出现了一种具有职业象征意义的"制服旗袍"。为了宣传和促销等目的,礼仪**、迎宾**以及娱乐场合和宾馆餐厅的女性服务员都穿起了旗袍。

这种旗袍千篇一律,多用化纤仿真丝面料,色彩鲜艳,开衩很高,做工粗糙。这实在有损旗袍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人们为了区别自己的身份,更不敢贸然穿旗袍了……

90年代以来,女性理想形象又有所改变。高挑细长,平肩窄臀的身材为人们所向往。而作为最能衬托中国女性身材和气质的中国时装代表--旗袍,再一次吸引了人们注意的目光。国外,还有不少设计大师以旗袍为灵感,推出了有国际风味的旗袍,甚至是中国旗袍与欧洲夜礼服的结合产物。

中国年轻女性的身材较之西方年轻女性,一般更显纤细、秀丽的曲线美,而线条简洁流畅、风格单纯又雍容华贵的旗袍,其最大优点正在于它能恰如其分地呈现出这种中国女性胴体的曲线美。它在符合中国年轻女性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因制作上省工省料,着装又很方便的优点,从而显出蓬勃的生命力。 那么,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旗袍是怎样发展而来来的呢?

旗袍之名,源于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满族被称为“旗人”,他们的着装就被称为“旗袍”。最早的旗袍其基本款式是圆口领,窄袖,向右侧捻襟。下摆四面开衩,带扣绊,束腰带。”一年四季就这一个样式,仅有布科不同之分。这种男女均穿的袍褂服装,因在窄小的油口处,还接有一截止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状似马蹄,所以又称“马蹄袖”,也叫“箭袖”。平时 绾起来,冬季行猫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可保暖又不影响拉弓射箭。四面开衩是为了便于上下马。束腰,一则可增加暖意卧;二则出猎时,可将干粮等装入前襟;三则随身带的小刀、匙子、箸努,以及放火镰、火石、火绒的小口袋和皮制烟荷包,都可挂在腰带上。

满族封建统治者于1644年与汉族军阀结合,人主中原后,游牧变为农耕,加以与汉族文化如大领大油等的交流,原有作为民族文化表象特征的旗袍,也自然发生变化。如:不宜于农耕的窄袖油马蹄袖,就变成了喇叭袖;不常骑马、四开衩就改变为两开衩,甚至不开衩;旗袍就成了直筒式的宽袖大袖长袍样式。用料也有变化。以前定都东北盛京后,已由以皮抱为主改为多用棉布,这时,不但仍多用棉布,绸缎料也多起来。男人旗袍虽仍以蓝、黑二色为主,但读书人却有相当一部分人穿白、红、紫色的。至于**,因是皇家独尊之色,若用就会被砍头,且可株连九族,所以,民众是忌用的。 妇女的旗袍变化就更大,如圆口领上加了一寸多高的立领制工也精巧得多,不仅在领口、袖头和掖襟上加上了几道鲜艳花边或彩色牙子,且认为越多越美。清末北京地区还曾时兴过“十八镶”(即镶十八道花边),用料等花色品种就更是多样,虽仍为宽袍大袖,但较男式旗袍(后发展为长袍马褂)就显得远为俏丽。

辛亥革命后的改良旗袍,特别五四前后直到 30年代,女学生们常穿的蓝布旗袍,款式又有较大变化:宽松直筒式改为紧腰身;长度改短;两侧开衩的长短不一。30年代以后,旗袍的领子、袖子等处又多有变化,时而高领、时而低领、时而省去领子,袖子又由宽袖变窄袖,长度则有时可及手腕处,有时又短到上臂全裸露。而紧身贴腰显示曲线美的优点则一直保留。再加下摆回收,长及踝骨,就显得十分爽身合体。至于男性的直筒长袍,到40年代,已逐渐被新式服装潮流取代。

80年代以来,这种能显示胡人女性曲线美和风格美,注意吸收外来养料的旗袍,人们对它的热度又进一步上升。那开衩甚高,最高可至大腿根部的新式旗袍,随着女性步履的轻移、袍衩的时开时合,大腿的隐而不露,显出一种开放的动态美。

故事

海伦·斯诺与宋庆龄旗袍的故事

海伦·福斯特·斯诺――埃德加·斯诺的遗孀引出的。斯诺是《西行漫记》的作者。此书记录了他与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时期的会晤。一九三一年海伦第一次去上海时,年仅二十三岁。海伦的好友波莉在全美到处为中国为“工合”筹款,宋庆龄得知后送了她自己的旗袍并嘱咐波莉在全美各地演讲时穿上。斯诺夫妇到达菲律宾继续为中国为“工合”筹款,波莉将旗袍又送给了斯诺夫妇。1998年3月17日,58年后,这件漂亮的旗袍从美国回归中国,回到了北京后海北沿四十六号"宋庆龄故居"。

旗袍第一夫人宋美龄

宋美龄衣橱内的旗袍件数,大概现今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无人出其右者。宋美龄的旗袍件数多,和有一个勤奋的裁缝师傅,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联。

这位裁缝师傅叫张瑞香,是一位男性裁缝师。张瑞香所以受到宋美龄那样爱护的原因,无非是因为手工细巧、忠心耿耿。

张瑞香几乎每天都在不停赶工,为宋美龄制作旗袍,他大约每两三天就可以做好一件旗袍,做好后,张瑞香就把新旗袍捧到宋美龄面前邀功。宋美龄一般只是大略看一眼,就命人拿到自己的衣橱里妥为保管,然后便再也没见她穿过,因而,宋美龄的旗袍大概穿来穿去,总是那几套,不会有太多的更换。

张瑞香除了过年除夕那天休息外,其它时间都在做衣服,而且只为宋美龄做;加上一些大小官太太们为了投其所好,送宋美龄的东西多半有衣料,这些绫罗绸缎,就够张瑞香一年忙到头。宋美龄的超大型衣柜,便成为世界最大的旗袍储藏室。

2021巴黎春夏时装周,大牌扎堆仙气飘飘,每场秀都不无聊

其实基本除了几种比较有象征意义的颜色不能随便穿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颜色意义,都是跟随当时的风气,更多的是皇帝太后的喜爱。

皇后一般在正式场合要穿正红明黄颜色的衣饰。以此显示她一宫之主,母仪天下的尊贵。因为**是皇家的颜色,而正红之色则有正位之意,所以除了皇后,一般后妃都不可以穿正红明黄的颜色。赏赐的除外。至于位高的,像皇贵妃什么的,只能穿那种偏黄和偏红的颜色。再往下,那就是连穿的资格也没有。

所以在皇室,只有红和黄两个颜色的着装有贵贱之分,别的颜色就没有这么大讲究了。清宫后妃贵贱在衣饰上的区别一般是靠绣的花纹和戴的旗饰来分的。

时装周终于到了末站——巴黎,和米兰一样,也是大牌扎堆,除了大家熟知的大牌,一些大家相对陌生的品牌做得也很不错,所以篇幅会有些长(分为上中下三篇),感谢各位仙女姐妹看我慢慢扒拉。

既然米兰篇结束时cue了Dior,那巴黎篇就以Dior开场吧。看到这一季Dior第一眼,原谅我很肤浅地想到了Etro和低配版Valentino。

本季使用了大量的腰果花,而做腰果花做得最好的品牌就是Etro。

创意总监Maria阿姨之前在Valentino工作过,和Piccioli叔一起开创了Valentino的仙裙时代。都说Maria时期的Dior像Valentino,但其实更像副线Red Valentino,纹样设计剪裁还是没有二人转时期的Valentino那么精致。

Dior这一季也像是一段舒适的带有波西米亚气息的旅行,从印度采来腰果花,在印尼学来安代克工艺(Ikat Endek),再用日本的裁剪制成服装,最后回归法国,印上品牌标志性的茹伊印花、致敬改良品牌的经典廓形。 将不同国家的风情与工艺精髓糅杂到这个系列中,整个系列富既有东方情调,再配上西式的剪裁搭配,东西方和谐地融为一体。

上一篇结尾说到了Maria阿姨致敬Dior经典一般会获得大面积好评,这一季Maria阿姨也从Dior的archive中获取灵感,改良了1957年秋冬高级定制日本系列的廓形,使得更符合现代女性的需求。

本季可以看到大量和风的设计,搭配上Maria阿姨标志性的腰带,舒适自在。至于效果嘛,和她做的其它款没什么区别。

作为女权主义者,Maria这一季依旧从女性中获取灵感,没有直接的slogan口号,而是从书写的女性的生活中获取灵感。Virginia Woolf喜爱的绚烂色彩;Susan Sontag(前面Erdem的灵感来源也是她的作品)钟爱的简约利落的白衬衫, 从女性的不同喜好来获得灵感制成服装,满足女性多样化需求 ,个人认为这一季的女权要比往季用心一点。

虽然风格跨度挺大,但剪裁搭配等处理手法颇为相似,所以总体还是很一致。细节上除了精湛工艺和印花纹样没什么其他看点,结构剪裁还是差点,总体不功不过吧。

为了解放女性身体,剪裁廓形都是宽松的,通过异域风情的小马甲或是细腰带来打造分割腰线。

Dior的特色就是凸显腰线的立体剪裁 ,可以理解Maria阿姨放宽腰线来表达不被束缚的观念,但不必全都做成毫无腰线的款,即使有收腰一点的款剪裁腰部剪裁也稍显臃肿。

配饰依旧看点颇多,经典款Lady Dior的改良,Maria阿姨上任推出的爆款Bobby包、Montaigne手袋、Book Tote包......

以及本季新推出的手拿包,经典的菱格纹与老花,与本季主题相符的地印花编织纹路,还有灵动可爱的小流苏。

鞋子也全都换成了毫无压力的平底鞋。

首饰百搭精致,同样融入东方特色,但总觉得质感差点。

Dries Van Noten(后简称DVN)作为著名的安特卫普六君子之一,其作品可能不出圈,但其精致艺术性让其成为了时髦精们的心头好。

在速食化、街头化、极简化的今天, DVN则像是时装界的诗人,不紧不慢地讲述着其古典华丽的故事,浓厚的精英式审美和以高定的态度做成衣在当今独树一帜。 强烈推荐他家的秀,浪漫到极致。

同往季“怀旧”式审美不同,这一季则是向前看,“我们想围绕唤起能量的美,而不是一种使您梦想或徘徊在过去的事物上,这会使您怀旧。”

在晴空烈日、凉风习习的鹿特丹的海滩上;

在室内纯白无瑕的背景前, 探索 光影的艺术,彩色的光影给服装背景染了色,光影与印花交融,难分难辨,形成一种迷幻绚丽的效果。

DVN本季美丽的抽象印花是与Len Lye基金会合作,开发了贯穿整个系列的印花,“迷幻的太阳,阳光和月亮,灯条和棕榈树”,色彩鲜艳又繁多却异常的和谐,如何把颜色花哨的衣服做得富有高级感,还是得看DVN。

室外是在海边拍摄,更多地呈现舒适轻便感,坦克背心、百慕大短裤、短袖衬衣、泳衣、镂空的面料设计……搭配上冷感的金属项链与马甲,独属夏日的凉爽与热情相碰撞,冲击产生的力度冲走了疫情带来的苦闷。

室内则是更加肆意地玩转运用光影技巧,与服装上的印花纹路、色彩相呼应,赋予服装新的纹样颜色。

除了轻便松闲的look,衬衣长裙、长款风衣、层层叠叠的薄纱长裙、西装套装等稍微正式隆重一点的look也有出现,搭配轻快网状半裙、透视内搭、不落俗套的剪裁,整体年轻松快不少。

看得出这一季的年轻化趋向,依旧秉持着品牌的一贯审美,但也加入了诸如银色金属反光面料之类的富有未来感的元素,古典与新潮二者结合得很好。

因为黎巴嫩的贝努特大爆炸,很多黎巴嫩的品牌都收到了打击,好在Elie Saab大部分作品都在巴黎所幸躲过一劫,参与了时装周。

Elie Saab这次一改往日的繁复精致,整体更为简洁(相对品牌以往而言),减少了其标志性的大面积钉珠刺绣,更多展现布料的纹理走向。

整个系列适合度假和红毯,经典的黑白与明艳热烈红黄绿,一娴雅,一奔放,都是那么精致动人。

本季出现了大量风琴褶与木耳边,风琴褶硬朗规整,木耳边灵动立体,装饰在裙边衣角,增加许多细节心思。品牌华丽的logo出现频率也不低,耳环、项链、腰带上,和华美的衣裙倒是很搭。

衣袖是本季处理的重点之一,主教袖、羊腿袖、喇叭袖、泡泡袖……上面褶皱纹路就很好看,与整套look也很配。

这一季的印花充满了肆意生长开放的植物,色彩明丽,春夏的生机透过裙子满满地溢出来,只是这背景选得我以为是秋冬,反正仙女牌季节差异并不大。标志性的钉珠刺绣也不少,只是这一季的纹样不太pick,颜色也稍显廉价。

姐妹们我又来安利知名度相对低但很美丽的牌子啦, Acne Studios这一季传达出鲜明的乐观主义,整个系列的色彩都非常清淡明快。

每一套都或多或少带点亮光,大到整片衣裙,小到银色的编织内搭和配饰,明亮但不刺眼,幽微却不尽无,给人以希望之感。

色彩与光的变化相对应,白日的晴丽是纤尘不染的纯白;黄昏的晚霞晕上橙黄的色泽充满能量;微蓝的天空上挂着不甚明亮的星;深夜的沉寂和一轮明亮的月,万物吸收星月的灵气后变得充盈起来;最后破晓的曙光照亮大地,再一次进入新的循环,从这个角度来说和Burberry挺像。

这一季和艺术家Ben Quinn合作,打造了绚丽弥蒙,灿若星河的数码印花。其他面料也是很有看点,裂纹皮革、金属纤维欧根纱、珠光棉、珠光纸,会随着走动折射出或明或暗、色彩各异的光,如日光般耀眼,如月华般清润。日间流光溢彩的事物,夜间也许会黯淡;白日黯淡的事物,在夜晚会散发光彩。

富有工业先锋感的面料配饰与自然传统感强烈的棉、亚麻面料以及传统的钩针工艺、渔网相碰撞,仿佛新旧文明的对话交流。

整体呈现出稍显凌乱的不规整状态,加之明晰的色彩和轻薄的面料,轻松愉悦又富有灵气。

Balmain本季秀场挺有意思,因为特殊时期很多嘉宾无法前往秀场看秀,就以视频连线的方式来云看秀,一块块电子屏幕立于秀场观众席上,就很……网课既视感。

这个系列从Balmain的archive中获取灵感,融入线下流行的东西,复古时髦。

本季侧重肩线的打造, 夸张的宝塔垫肩贯穿了整个系列 ,极为频繁的使用使得其成为全场最耀眼的元素,强势的、浮夸的、复古的、华丽的……想不记住都难。有了它,从此远离肩太窄太溜的问题,甚至危急时刻还可以用来当武器防身。

虽然大垫肩很多牌子都在做,Balmain的耸肩小西装也是经典。

但说实话这个垫肩很Balenciaga诶,而且人家2020秋冬才出过。(宝塔肩最早是由皮尔卡丹先生于1979年创作。

除了大垫肩,本季还有不少显眼的元素。一是PB字母的回纹印花,乍一看像Fendi,仔细瞧也有点Givenchy和Versace那味儿。看起来不着边际,其实这是品牌创始人Pierre Balmain先生在70年代创作出的monogram,秀场上大量使用,致敬品牌的经典。

另一个是骑行短裤,就很卡戴珊味儿,不过卡戴珊家族和Balmain也是关系匪浅,骑行短裤也是卡戴珊家族带火的。不过个人不是很能get骑行短裤,这个长度百慕大短裤不香吗?这个紧度长裤不好吗?而且对臀部、胯部、腰臀比要求太高。(个人胡说八道而已,莫较真)

还有行走扫地机的拖地的喇叭裤,搭配PB monogram和大垫肩,浓浓的复古味。

其他小面积出现的设计其实很香,固定的褶皱、交叉设计、多层荡领,不对称的西装,还是更喜欢这些细节精巧些的设计。整个系列不乏设计感强的设计,但有东拼西凑之感,没什么辨识度。

Chloé本季名为“希望的季节”,不难在这一季的作品中看出对未来的希冀,大大小小的“HOPE”装点在各处,蝴蝶花卉等春日生机的缩影流连在各处,有复古元素但进行了创新,整体明快轻松,展开对明年春夏的美好畅想。但是为什么要配一个如此死亡的妆发?

这一季基于自我身份认同、独立思考以及女性与这个 社会 之间的关系展开思考, 配饰上的Infinity、改良的性别符号、握住吊环的手等传递设计师对女性角色的思考。

Chloé这一季与艺术家Corita Kent合作,将她在1963-1967年间创作的作品印刷、刺绣在本季单品上。再加上创意总监所秉持的女性主义观念,所以非常轻盈柔和,还带着复古韵味。

温柔恬静的花卉印花、小面积的蕾丝、复古活力的字母印花、颇具机能感的配饰……既有女性的柔美,也不乏力量感。

与Alberta Ferretti纯女性化的力量不同,Chloé看中并展示女性柔软特质的同时也用力量感的元素去平衡。Chloé的女郎像是披着一层软甲的仙女,柔软但不易碎,有力量但不冰冷坚硬。 这一季在保留轻快的女性化特征的基础上加入活泼的男性化元素,整体呈现出一种清爽的少女感和少年感。

衬衣领口的蝴蝶刺绣、面料的拼接、极具设计感的腰带……细节也值得细看。

新推出的Hobo手袋装点着不规则金属手柄“Chloé之吻”、饰有抽绳的Hailey手袋、新花色的Daria手袋、墨镜小包……林林总总挺多,但没啥特别好看的,配饰还是Clare时期香。

姐妹们还记得金星老师买到盗版衣服的事吗?没错,就是Uma Wang这个牌子,一个很优秀的中国设计师品牌,虽然知名度不算太高,但衣服还是非常美貌。

“一个穿着古代服装的现代灵魂” ,Uma Wang这样描述这一季的灵感源泉——法国诗人和散文家Charles Baudelaire。艺术、古典、现代、叛逆相交融,构成了云淡风轻、毫无矫饰的一季。

整体呈现一种“侘寂”感,半新不旧的颜色,皱巴巴的面料、未处理完的衣角、松散的轮廓,整组片子也呈现出泛黄褪色的质感。

在这个系列里,一切都丧失了原本的特质,一如Charles Baudelaire的作品一样,带着叛逆精神,摒弃传统,撇去浮华。

一切都变得松弛“陈旧”起来,精气挺拔的西装松松垮垮、利落的风衣宽大皱巴,就连性感的透视黑纱和吊带也变得冷清萧索。

但也不乏一些美丽的设计,缠绕的吊带勾勒出纤细的轮廓、古典的胯部打结装饰、不规则的裙边、长长的飘带、廓型的衣袖、口袋一般的装饰、别致的帽子,层次分明,冷静淡泊。

不过很挑人,穿好了就是仙风道骨、清心寡欲,穿不好就是一副落魄样。

看到Isabel Marant这一季卡司我哭了,秃坡(Natasha Poly)又出来扭了,疫情也没有阻挡住出来扭,是真爱了。至于广告,别问,问就是没有。

Maartje Verhoef、Constance Jablonski

Kiki Willems、Natasha Poly

偶尔露个面的马甲(Maartje Verhoef)、康康(Constance Jablonski)也来了,熟脸Kiki Willems、Lexi Boling、Sara Grace Wallerstedt、Felice Noordhoff、Rebecca、陈瑜也在,卡司很不错。

这一季没有疫情笼罩下的忧思万千,只有复古热情的迪斯科舞会。

灵感来自于Donna Summer和Cindy Lauper,大面积的花朵印花、闪耀的金属色、艳丽的红和复古的蓝,充满活力,穿上立马可以投入火热的舞池。

廓形剪裁还有搭配都是Isabel Marant熟悉的配方 “Mysilhouetteisveryrecognizable. I cannot design another way. I don’t have to force myself because times are difficult.” (我的设计轮廓非常好辨认,我无法以另一种方式设计。我也不必强迫自己(做出改变),因为时局艰难)对于这个系列,设计师这样解释道。

其实不必强求,坚持自己的特色外加做得好看就很不错了,设计师最终的作品还是每一套look,长篇大论看完不知所云的解释还不如秀场美丽能让人产生共鸣的服装来得有用。

服装就是最好的语言 ,仔细去看那些真正的大师,都是人狠话不多,想表达什么全部体现在服装里,几乎每一套look都有含义,每一场秀都不无聊。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