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鳖(法国的国宝是什么动物)

2024-04-18 15:18:52

法国的国宝是什么动物

法国的国宝是高卢鸡。

高卢雄鸡是法国第一共和国时代国旗上的标志,是当时法国人民的革命意识的象征。

高卢其实就是法国的古称,但高卢其实并不是法国的自称,而是罗马帝国对法国的称呼。而高卢人这一词汇在拉丁语中其实就是雄鸡的意思,经过漫长的历史后,高卢雄鸡才渐渐成为法国人的自称。

世界国家的珍稀国宝

1、俄罗斯国宝:北极熊

北极熊是熊科熊属的一种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又名白熊。北极熊的视力和听力与人类相当,但它们的嗅觉极为灵敏,是犬类的7倍;奔跑时最快速度可达60km/h,是世界百米冠军的1.5倍。

2、美国国宝:秃鹰

秃鹰主要栖息在海岸、湖沼和河流附近,以大马哈鱼、鳟鱼等大型鱼类和野鸭、海鸥等水鸟以及生活在水边的小型哺乳动物等为食,飞行能力很强,是北美洲所特有物种。1782年6月20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立法,选定白头海雕为美国国鸟。

3、澳大利亚国宝:袋鼠

袋鼠是一种属于袋鼠目的有袋动物,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袋鼠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

各个国家的动物国宝

中国——大熊猫

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行走标准的内八字,还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

2.澳大利亚——袋鼠

袋鼠有很多种,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袋鼠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

3.马达加斯加?——?环尾狐猴

环尾狐猴属于原始灵长类,吻长、两眼侧向似狐,因尾具环节斑纹而得名。多5-20成群,栖于多石少树的干燥地区,各有自己的领域。善跳跃攀爬,是地栖性较强的狐猴,主食昆虫、水果。

4.德国——灰熊

灰熊被列为棕熊的亚种,是继北极熊和科迪亚克棕熊之后,体型最大的熊类。灰熊更喜欢在山中的森林、苔原以及海岸沿线居住。它们经常在鲑鱼的繁殖区域出现,作为杂食动物,它们什么都吃。在十一月或十二月前后,熊会进到洞穴中冬眠,但它们并不是完全进入休眠状态,偶尔也会外出觅食。

5.尼日利亚——黑冠鹤

黑冠鹤是一种没有迁徙行为的留鸟。性喜集群,常几十只或几百只集群在开阔的沼泽地区。该鹤是鹤类中的“歌、舞”明星,雌雄鹤均能歌善舞,尤其在每天的清晨和傍晚,常常集体引颈展翅高歌。黑冠鹤主要产于西非塞内加尔到中非的尼日利亚,为尼日利亚的国鸟。

中国上仅剩一只的动物

中国上仅剩一只的动物是斑鳖。

斑鳖数量稀少极其珍贵,是比中华鲟更濒危的“水中大熊猫”。”全球仅剩三只,有一只在中国,还有两只在越南,是中国上仅剩一只的动物。本来在中国还有一只雌性斑鳖,我国的科学家想要以人工授精的方式,帮助它繁衍后代,可是进行了四次都失败了,在最后一次这只斑鳖不幸离世,中国就仅剩一只了。

斑鳖简介:

斑鳖背甲长椭圆形,背盘长36-57厘米,背盘宽度仅略小于长度,几近圆形。躯体扁平,仅略隆起,背面平滑光泽,暗橄榄绿色,缀有许多**斑点。在较大的黄斑间,又散步大量**小点,有时形成包围前述**点斑的不规则的一圈;有些小点包围着大点,有的则形成窄纹;在相当于骨质背甲部分,**斑纹形成横竖交织的线纹或放射状纹。

头、颈及四肢背面亦为黑绿色,具不规则的大小**斑。这种密集的**斑纹是斑鳖的特点。这些特征在两侧的前部更为明显。腹部灰色,只有两个不发达的胼胝在舌板与下板的联体上。雄性的尾长而粗,泄殖孔近尾端。幼体背甲具棱,并有许多小结节,随年龄增大而渐渐消失。

斑鳖头骨中等大小,骨质吻短;下颚联合窄于最大眶径,并无中央嵴;轭骨与鳞骨接触,基蝶骨与颚骨相连;第一对肋板间仅为1枚椎板所分隔,第八对肋板退化,且不在中线相遇;背甲骨板具粗糙的凹痕。在第1对肋板间仅有1枚椎板;7-8枚椎板形成连续的1列;在8对肋板中,至少有1-2对在中间相遇。舌腹板与下腹板分离,不融合;前腹板小,相互分离;有2-5个大的胼胝体。头骨平而宽短,有1个非常短而圆的骨质吻,其长短于最大眶径;吻突短。前额骨与犁骨相接,上颚咀嚼面无脊。趾被蹼。

在古代,班鳖曾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下游和太湖地区。古人称之为癞头鼋。由于肆意捕杀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1972年以来,未发现任何野生个体。可确认的尚存活的个体仅有两只。苏州动物园有一只雄性;长沙动物园有一只雌性,已迁至苏州动物园实施人工繁殖。另外,苏州西园寺放生池内有一雌一雄两只,雄性已于2007年8月死亡,雌性并未实际观测到;上海动物园和北京动物园的两只个体分别于2006年底和2005年死亡。另外有消息说美国研究人员在越南北部观察到一只野生斑鳖。越南河内还剑湖中尚存一只,传说曾背负宝剑送给越南后黎朝黎太祖,助其夺取天下,但也有学者认为该鳖是单独物种,称其为还剑鳖。

虽然早在1873年便已命名,但长期以来斑鳖一直被误认为是鼋或中华鳖,直到2002年后才被确认为有效种。

斑鳖曾广泛分布在长江下游、云南南部红河流域以及越南北部。相传清朝杭州藩司衙门门前有两座石栏围绕的大池,其中隐藏着藩库的水门。看守水门的大鼋就在池中,杭州人称之为“癫头鼋”。这些传说较难查证,但“藩司前看癞头鼋”,是杭州城里市井中的一景,亘亘数十年不改。曾生活在南京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到过斑鳖。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贾宝玉说:“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清嘉录·枫桥倚棹录》有一首《西园观神鼋》诗,记录着“大鼋”在西园寺放生池中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九曲红桥花影浮,西园池内碧如油。劝郎且莫投香饵,好看神鼋自在游。

1873年,英国学者JohnGray将驻上海的一个英国领事在上海附近捕获的几只大鳖定为新种,命名为斯氏鳖;除获得一个博物馆标本,经过十几年的寻找,未发现任何一个斑鳖的野生种群。后来,学者梅尔兰将斯氏鳖更改为Rafetusswinhoei。1880年,法国人Heude又将在黄浦江抓到的大鳖定为一新种Yuenmaculatus,并撰文指出新种与大鼋迥然不同。但由于当时人们一直称呼它为鼋,所以它就入乡随俗将其叫做斑鼋。据研究,Gray定名的斯氏鳖实际上就是Heude命名的斑鼋。1984年,中国学者张明华对浙江省桐乡县罗家角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鼋骨骼亚化石进行了研究,定名为太湖鼋。

其实,太湖鼋就是斑鳖,因为张明华当时没有参考英、法学者的文献。前文提到的癞头鼋、大鼋、斯氏鳖、斑鼋、太湖鼋都是斑鳖。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学者几乎无任何后续报道,甚至连它是否为有效种、它的地理分布和生活习性也一无所知,因而在中国鳖科动物分类上,曾一度呈现混乱局面——被认为是中华鳖的同物异名,虽然发现过不少个体,但都被鉴定为鼋、斑鼋等物种;中国所有动物园和博物馆里的斑鳖标本都被错误地鉴定为鼋。

苏州动物园园长陈大庆介绍,苏州动物园的这只斑鳖解放前就在这儿了,“苏州动物园建园前是一所古老殡舍,俗称‘昌善局’,专供有钱人家寄存尸体棺木。原昌善局内有园林,旱船、假山、亭榭及池塘等一应俱全,苏南地区的居民素有购买龟、鳖、鱼等在寺庙水池中放生的传统习俗,现存的斑鳖就是在解放前所放生的。”

“1954年建园时,还有大小不一的十余只斑鳖,遗憾的是,当时把它当成了另一个物种-鼋,而且也没有对其很好地采取保护措施,至今只存活一只了。”1993年,陈大庆刚到苏州动物园工作时,就只剩下这只斑鳖。“它的裙边少了一块,是以前和其他斑鳖打架被咬掉的。”

斑鳖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把它当作鼋,没有引起重视。为斑鳖正名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事。苏州动物园为支持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建设,曾赠送了两只俗称“癞头鼋”的大鼋标本。苏州市科技学院生物系教授赵肯堂对其头骨、背、腹甲等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这两只“癞头鼋”是斑鳖。经过多年研究,赵肯堂提出了大量证据,证明斑鳖是一个独特的物种,他是中国为斑鳖正名第一人。1992年起,赵肯堂多方奔走,为拯救斑鳖殚精竭虑,他的呼吁引起了反响,苏州市民从此把斑鳖看做国宝。然而,遗憾的是,赵肯堂2007年年初因病去世。其实,1873年,这个物种已经确定下来了,但后来专家都不认可。小的时候把它当中华鳖,大的时候就把它当鼋。就是90年代,赵肯堂研究发现确实存在这个物种。

由于被认为是其他物种,人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斑鳖的悲剧不断发生。2005年10月,北京动物园的雌性斑鳖离世,距离它从“鼋”正名为“斑鳖”仅一年。2006年12月16日,在上海动物园两栖爬行馆内,一头斑鳖始终未能得见任何同类,在游客投掷的硬币的包围中,孤寂地终其一生。其时,距离为它“验明正身”还不到3个月。

意识到斑鳖的重要性之后,2005年中国动物园协会在其网站上发文介绍斑鳖的特征,以便从其所属的动物园里发现斑鳖。

该种于1873年由JohnGray所命名。标本是当时英国政府驻上海领事RobertSwinhoei先生送给英国博物馆的。据说是从中国上海的邻近地区采集所得。然而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幼体和中华鳖相似,成体又和鼋很像,加上缺乏标本,因此在随后的100多年中,斑鳖并没有得到中国动物学界的认可,而被看成是中华鳖或鼋的同物异名。直到1987年,Meylan等重新研究了斑鳖的模式标本,恢复了其有效种的地位,并将之改到Refetus属中。然而,到这个时候,斑鳖在野外几乎绝迹,饲养的个体也寥寥无几了。

斑鳖生活习性:

斑鳖能在水下保持较长的时间。肉食性,性情凶猛。每年惊蛰前后,埋身池底淤泥中冬眠的斑鳖开始苏醒而出。春季的气温乍暖还寒,苏州动物园内的斑鳖只是在阳光和煦的午前浮出水面,缓慢地昂首泅游,尔后便匍匐在池中的石质小岛边缘,整个鳖体半淹在浅水中,长时间保持静止的姿势,酷似一块小岛边的岩石。通常,被淹在水下的鳖头每隔2-3分钟才抬起一次,在呼气的同时喷射出含在口中的小股水柱,然后张嘴掀鼻进行吸气,10-15秒钟后又沉首水中,这样的呼吸动作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动物园隔日定时定点给斑鳖喂食。通常饲养员下午两点于食台旁用手或木板敲击水面,在水波震荡的讯息传递下,瘦弱疲惫的斑鳖开始挪动沉重的身躯,离开小岛,游向食台,摄取投食。斑鳖的进食量与季节、气温有关,夏季气温高,斑鳖的新陈代谢旺盛,进食量就多,每餐可吞食鸡肉1-1。5千克,但对投喂的杂鱼类则嗜食性并不明显。饱食后常沿着池周漫游,显得较为悠闲。此时可见鳖的背部、裙边、直出的尾巴、轻盈划水的四肢、前伸的长颈及明亮的眼睛。这样的游泳有时可持续1小时左右。该鳖的裙边虽然清晰可见,但并不丰满,显然是与生活环境的水质差、营养条件不理想、健康状况不佳有关。游园者常向斑鳖抛掷各种食品,它也乐于容纳。盛暑酷热或气温低凉的日子,斑鳖对投食反应比较冷淡,即便来到食台,也显得神情呆滞、萎靡不振,毫无食欲,一般在食台附近游动两三个来回后,就沉入水底或返回小岛歇息。因此斑鳖在数日或一周内拒不进食的情况屡见不鲜。

斑鳖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危。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级保护动物。

2017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日”当天,云南省环保厅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发文称,环保厅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动物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此次发布的红色名录中,此前备受外界关注的绿孔雀和班鳖被列为极危物种。

2021年2月1日,入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世界上最稀少的几种动物:

北部白犀牛:

2021年4月5日,地球上仅存2只北部白犀牛,它们都是雌性。我只能说这么多了,人类的利益熏心导致了这个物种灭绝,这种犀牛如果没有科技的干预,基本上就等这俩生命走到尽头,就灭绝了。

东北豹:

东北豹是全球极度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据国际最新的统计数据其种群一直未超过100只,仅分布于中国和俄罗斯,其濒危状况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东北豹又称远东豹金钱豹,因其身上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梅花状图案,又颇似古代的铜钱所以叫金钱豹。

近些年很少看到有关金钱豹的新闻,东北豹的体型在豹类中算是体格大的一类,捕食梅花鹿、麝、狍子、驯鹿、野猪、兔子等食草动物,也吃一些浆果,在我国北方算是神秘级动物了。

扬子鳄:

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估计现今野生扬子鳄总共只有130—150只,而且正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由于扬子鳄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人工繁衍也稳步地发展,扬子鳄是中国长江流域特有的爬行动物,有1。5亿多年进化史,与恐龙属同一时代。

现在科技媒体的发达也让大家逐渐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我看过一个抖音小视频,一个美女洗衣服然后游过来一个扬子鳄,然后扬子鳄挨了一水盆,游走了,美女并不害怕,我挺喜欢看到这种人与动物这种和谐的画面。

中华凤头燕鸥:

中华凤头燕鸥2021年4月消息,全球总数约100只,被我国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最濒危的100个物种”之一,在中国东北部为夏候鸟,南部为冬候鸟。主要以鱼类为食。其它乱七八糟的也吃一些,它在1861年首次被发现记录,但一直都非常罕见,直到2000年以前普遍被认为已经绝种。

然而,在2000年有4只成鸟和4只幼鸟在福建省沿海的马祖列岛再次被发现,成为当年鸟类学界极大的新闻。由于偷盗鸟蛋和各种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中华凤头燕鸥濒临灭绝。

现在的国宝是什么动物

1、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为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体型丰腴富态,头圆尾短,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色为黑白两色,有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2、仰鼻猴属:有5种,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缅甸金丝猴。体型中等,51-83厘米不等,尾长与体长等长。毛色以金黄或黑灰色为主。鼻孔与面部几乎平行,俗称“朝天鼻”,是对高原缺氧环境的适应,鼻梁骨的退化有利于减少在稀薄空气中呼吸的阻力。

3、白暨豚科:是哺乳纲、鲸目的一科水生动物,仅有一个物种即“白暨豚”。“暨”音jì;媒体也常写作“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眼极小,在口角后上方。耳孔呈针眼状。背鳍三角形,鳍肢较宽,末端钝圆,尾鳍呈新月形。体表背面呈青灰色,腹面为白色,尾鳍并不出水。

4、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仅在中国分布,亦称“中国虎”,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在野外已灭绝。华南虎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

5、朱_:古称朱鹭、红朱鹭,朱_系东亚特有种。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使其变成灰黑色。

6、褐马鸡:是中国特产珍稀鸟类。翅短,不善飞行,两腿粗壮,善于奔跑。1987年调查野生种群仅有数百只,根据2009年文献报道,中国现存的野生褐马鸡数量在17900只左右。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7、扬子鳄或称作鼍:是短吻鳄科短吻鳄属的一种鳄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中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

8、黑颈鹤:大型涉禽。颈、脚甚至长,通体羽毛灰白色,头部、前颈及飞羽黑色,眼先和头顶前方裸露的皮肤呈暗红色,尾羽褐黑色。头顶,三级飞羽的羽片分散,当翅闭合时超过初级飞羽。虹膜黄褐色,嘴肉红色,尖端沾黄,腿和脚灰褐色。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

9、藏羚羊: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45-60千克,雌性略小。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雄性具黑色长角。2016年9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将藏羚羊的受威胁程度由濒危降为近危。

10、麋鹿: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截至2011年8月,江苏盐城大丰湿地麋鹿总数达1789头;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麋鹿总数达1016头。

德国的国宝是什么动物?

德国的国宝是灰熊。是继北极熊和科迪亚克棕熊之后,体型最大的熊类。雄性体长170~280厘米,体重300~500千克,雌性仅一半。体形健硕,肩背隆起。被毛粗密,冬季可达10厘米,颜色各异,如金色、棕色、黑色和棕黑等。有些个体毛尖颜色偏浅,甚至近乎银白,远看似披一层银灰色,故称“灰熊”。栖息范围较广,一般独居。

德国说明

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接壤,南邻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和波兰接壤,该国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357582平方公里,以温带气候为主。德国人口约8319万人,是欧盟人口最多的国家,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233人,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

德国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人。10世纪时日耳曼人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后发生分裂。1871年普鲁士王国吞并除奥地利帝国以外的德意志各邦国建立德意志帝国,完成德意志统一。1914年和1939年,德国先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并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5月,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德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中国上仅剩一只的动物是斑鳖

斑鳖数量稀少极其珍贵,是比中华鲟更濒危的“水中大熊猫”。”全球仅剩三只,有一只在中国,还有两只在越南,是中国上仅剩一只的动物。本来在中国还有一只雌性斑鳖,我国的科学家想要以人工授精的方式,帮助它繁衍后代,可是进行了四次都失败了,在最后一次这只斑鳖不幸离世,中国就仅剩一只了。

斑鳖简介:

斑鳖背甲长椭圆形,背盘长36-57厘米,背盘宽度仅略小于长度,几近圆形。躯体扁平,仅略隆起,背面平滑光泽,暗橄榄绿(或黑绿)色,缀有许多**斑点。在较大的黄斑间,又散步大量**小点,有时形成包围前述**点斑的不规则的一圈;有些小点包围着大点,有的则形成窄纹;在相当于骨质背甲部分,**斑纹形成横竖交织的线纹或放射状纹。

头、颈及四肢背面亦为黑绿色,具不规则的大小**斑。这种密集的**斑纹是斑鳖的特点。这些特征在两侧的前部更为明显。腹部灰色,只有两个不发达的胼胝在舌板与下板的联体上。雄性的尾长而粗,泄殖孔近尾端。幼体背甲具棱,并有许多小结节,随年龄增大而渐渐消失。

斑鳖头骨中等大小,骨质吻短;下颚联合窄于最大眶径,并无中央嵴;轭骨与鳞骨接触,基蝶骨与颚骨相连;第一对肋板间仅为1枚椎板所分隔,第八对肋板退化,且不在中线相遇;背甲骨板具粗糙的凹痕。在第1对肋板间仅有1枚椎板;7-8枚椎板形成连续的1列;在8对肋板中,至少有1-2对在中间相遇。舌腹板与下腹板分离,不融合;前腹板小,相互分离;有2-5个大的胼胝体。头骨平而宽短,有1个非常短而圆的骨质吻,其长短于最大眶径;吻突短。前额骨与犁骨相接,上颚咀嚼面无脊。趾被蹼。

在古代,班鳖曾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下游和太湖地区。古人称之为癞头鼋。由于肆意捕杀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1972年以来,未发现任何野生个体。可确认的尚存活的个体仅有两只。苏州动物园有一只雄性;长沙动物园有一只雌性,已迁至苏州动物园实施人工繁殖。另外,苏州西园寺放生池内有一雌一雄两只,雄性(名为方方)已于2007年8月死亡,雌性并未实际观测到;上海动物园和北京动物园的两只个体分别于2006年底和2005年死亡。另外有消息说美国研究人员在越南北部观察到一只野生斑鳖。越南河内还剑湖中尚存一只,传说曾背负宝剑送给越南后黎朝黎太祖,助其夺取天下,但也有学者认为该鳖是单独物种,称其为还剑鳖(越南语:RùaH?G?m)。

虽然早在1873年便已命名,但长期以来斑鳖一直被误认为是鼋或中华鳖,直到2002年后才被确认为有效种。

斑鳖曾广泛分布在长江下游、云南南部红河流域以及越南北部。相传清朝杭州藩司衙门门前有两座石栏围绕的大池,其中隐藏着藩库的水门。看守水门的大鼋就在池中,杭州人称之为“癫头鼋”。这些传说较难查证,但“藩司前看癞头鼋”,是杭州城里市井中的一景,亘亘数十年不改。曾生活在南京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到过斑鳖。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贾宝玉说:“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清嘉录·枫桥倚棹录》有一首《西园观神鼋》诗,记录着“大鼋”在西园寺放生池中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九曲红桥花影浮,西园池内碧如油。劝郎且莫投香饵,好看神鼋自在游。

1873年,英国学者JohnGray将驻上海的一个英国领事在上海附近捕获的几只大鳖定为新种,命名为斯氏鳖(Osariaswinhoei);除获得一个博物馆标本,经过十几年的寻找,未发现任何一个斑鳖的野生种群。后来,学者梅尔兰将斯氏鳖(Osariaswinhoei)更改为Rafetusswinhoei。1880年,法国人Heude又将在黄浦江抓到的大鳖定为一新种Yuenmaculatus,并撰文指出新种与大鼋迥然不同。但由于当时人们一直称呼它为鼋,所以它就入乡随俗将其叫做斑鼋。据研究,Gray定名的斯氏鳖实际上就是Heude命名的斑鼋。1984年,中国学者张明华对浙江省桐乡县罗家角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鼋骨骼亚化石进行了研究,定名为太湖鼋。

其实,太湖鼋就是斑鳖,因为张明华当时没有参考英、法学者的文献。前文提到的癞头鼋、大鼋、斯氏鳖、斑鼋、太湖鼋都是斑鳖。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学者几乎无任何后续报道,甚至连它是否为有效种、它的地理分布和生活习性也一无所知,因而在中国鳖科动物分类上,曾一度呈现混乱局面——被认为是中华鳖的同物异名,虽然发现过不少个体,但都被鉴定为鼋、斑鼋等物种;中国所有动物园和博物馆里的斑鳖标本都被错误地鉴定为鼋。

苏州动物园园长陈大庆介绍,苏州动物园的这只斑鳖解放前就在这儿了,“苏州动物园建园前是一所古老殡舍,俗称‘昌善局’,专供有钱人家寄存尸体棺木。原昌善局内有园林,旱船、假山、亭榭及池塘等一应俱全,苏南地区的居民素有购买龟、鳖、鱼等在寺庙水池中放生的传统习俗,现存的斑鳖就是在解放前所放生的。”

“1954年建园时,还有大小不一的十余只斑鳖,遗憾的是,当时把它当成了另一个物种-鼋,而且也没有对其很好地采取保护措施,至今只存活一只了。”1993年,陈大庆刚到苏州动物园工作时,就只剩下这只斑鳖。“它的裙边少了一块,是以前和其他斑鳖打架被咬掉的。”

斑鳖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把它当作鼋,没有引起重视。为斑鳖正名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事。苏州动物园为支持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建设,曾赠送了两只俗称“癞头鼋”的大鼋标本。苏州市科技学院生物系教授赵肯堂对其头骨、背、腹甲等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这两只“癞头鼋”是斑鳖。经过多年研究,赵肯堂提出了大量证据,证明斑鳖是一个独特的物种,他是中国为斑鳖正名第一人。1992年起,赵肯堂多方奔走,为拯救斑鳖殚精竭虑,他的呼吁引起了反响,苏州市民从此把斑鳖看做国宝。然而,遗憾的是,赵肯堂2007年年初因病去世。其实,1873年,这个物种已经确定下来了,但后来专家都不认可。小的时候把它当中华鳖,大的时候就把它当鼋。就是90年代,赵肯堂研究发现确实存在这个物种。

由于被认为是其他物种,人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斑鳖的悲剧不断发生。2005年10月,北京动物园的雌性斑鳖离世,距离它从“鼋”正名为“斑鳖”仅一年。2006年12月16日,在上海动物园两栖爬行馆内,一头斑鳖始终未能得见任何同类,在游客投掷的硬币的包围中,孤寂地终其一生。其时,距离为它“验明正身”还不到3个月。

意识到斑鳖的重要性之后,2005年中国动物园协会在其网站上发文介绍斑鳖的特征,以便从其所属的动物园里发现斑鳖。

该种于1873年由JohnGray所命名。标本是当时英国政府驻上海领事RobertSwinhoei先生送给英国博物馆(B。M。)的。据说是从中国上海的邻近地区采集所得。然而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幼体和中华鳖相似,成体又和鼋很像,加上缺乏标本,因此在随后的100多年中,斑鳖并没有得到中国动物学界的认可,而被看成是中华鳖或鼋的同物异名。直到1987年,Meylan等重新研究了斑鳖的模式标本,恢复了其有效种的地位,并将之改到Refetus属中。然而,到这个时候,斑鳖在野外几乎绝迹,饲养的个体也寥寥无几了。

斑鳖生活习性:

斑鳖能在水下保持较长的时间。肉食性,性情凶猛。每年惊蛰前后,埋身池底淤泥中冬眠的斑鳖开始苏醒而出。春季的气温乍暖还寒,苏州动物园内的斑鳖只是在阳光和煦的午前浮出水面,缓慢地昂首泅游,尔后便匍匐在池中的石质小岛边缘,整个鳖体半淹在浅水中,长时间保持静止的姿势,酷似一块小岛边的岩石。通常,被淹在水下的鳖头每隔2-3分钟才抬起一次,在呼气的同时喷射出含在口中的小股水柱,然后张嘴掀鼻进行吸气,10-15秒钟后又沉首水中,这样的呼吸动作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动物园隔日定时定点给斑鳖喂食。通常饲养员下午两点于食台旁用手或木板敲击水面,在水波震荡的讯息传递下,瘦弱疲惫的斑鳖开始挪动沉重的身躯,离开小岛,游向食台,摄取投食。斑鳖的进食量与季节、气温有关,夏季气温高,斑鳖的新陈代谢旺盛,进食量就多,每餐可吞食鸡(脯)肉1-1。5千克,但对投喂的杂鱼类则嗜食性并不明显。饱食后常沿着池周漫游,显得较为悠闲。此时可见鳖的背部、裙边、直出的尾巴、轻盈划水的四肢、前伸的长颈及明亮的眼睛。这样的游泳有时可持续1小时左右。该鳖的裙边虽然清晰可见,但并不丰满,显然是与生活环境的水质差、营养条件不理想、健康状况不佳有关。游园者常向斑鳖抛掷各种食品,它也乐于容纳。盛暑酷热或气温低凉的日子,斑鳖对投食反应比较冷淡,即便来到食台,也显得神情呆滞、萎靡不振,毫无食欲,一般在食台附近游动两三个来回后,就沉入水底或返回小岛歇息。因此斑鳖在数日或一周内拒不进食的情况屡见不鲜。

斑鳖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危(CR)。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级保护动物。

2017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日”当天,云南省环保厅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发文称,环保厅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动物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此次发布的红色名录中,此前备受外界关注的绿孔雀和班鳖被列为极危物种。

2021年2月1日,入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世界上最稀少的几种动物:

北部白犀牛:

2021年4月5日,地球上仅存2只北部白犀牛,它们都是雌性。我只能说这么多了,人类的利益熏心导致了这个物种灭绝,这种犀牛如果没有科技的干预,基本上就等这俩生命走到尽头,就灭绝了。

东北豹:

东北豹是全球极度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据国际最新的统计数据其种群一直未超过100只,仅分布于中国和俄罗斯,其濒危状况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东北豹又称远东豹金钱豹,因其身上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梅花状图案,又颇似古代的铜钱所以叫金钱豹。

近些年很少看到有关金钱豹的新闻,东北豹的体型在豹类中算是体格大的一类,捕食梅花鹿、麝、狍子、驯鹿、野猪、兔子等食草动物,也吃一些浆果,在我国北方算是神秘级动物了。

扬子鳄:

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估计现今野生扬子鳄总共只有130—150只,而且正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由于扬子鳄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人工繁衍也稳步地发展,扬子鳄是中国长江流域特有的爬行动物,有1。5亿多年进化史,与恐龙属同一时代。

现在科技媒体的发达也让大家逐渐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我看过一个抖音小视频,一个美女洗衣服然后游过来一个扬子鳄,然后扬子鳄挨了一水盆,游走了,美女并不害怕,我挺喜欢看到这种人与动物这种和谐的画面。

中华凤头燕鸥:

中华凤头燕鸥2021年4月消息,全球总数约100只,被我国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最濒危的100个物种”之一,在中国东北部为夏候鸟,南部为冬候鸟。主要以鱼类为食。其它乱七八糟的也吃一些,它在1861年首次被发现记录,但一直都非常罕见,直到2000年以前普遍被认为已经绝种。

然而,在2000年有4只成鸟和4只幼鸟在福建省沿海的马祖列岛再次被发现,成为当年鸟类学界极大的新闻。由于偷盗鸟蛋和各种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中华凤头燕鸥濒临灭绝。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