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花卉市场(青岛南山观赏石市场掠影)

2024-05-05 17:27:25

A glimps at Nanshan ornamental stone market in Qingdao

文/谢礼波

byXieLibo

中国观赏石.3

青岛市的赏石活动十分活跃,玩石人数多达数万人,但令人费解的是,至今尚未有一个集中的大规模的观赏石交易市场;除了远在崂山区仰口旅游区的专一石种——崂山绿石市场,是一个观赏石交易专业市场之外,全市一百多家专营或者兼营观赏石的馆、斋、苑、店、堂,以至没有字号的石头店铺,分别散布在南山花卉工艺品市场、昌乐路文化市场、李村花鸟市场等处,更多的是单门独户经营于全市各处的商业区或者旅游景点。例如独享青岛观赏石市场一半蛋糕的立新画廊,不管是当年在宁夏路,还是如今在漳州一路,都是单门独户,生意火暴,目前才计划在昌乐路文化市场开启一个门面,作为它的窗口。

南山花卉工艺品市场位于青岛市最繁华的商业区——台东商业区一侧的东山路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建于不远的桑梓路,后由于该地改建为“花鸟休闲广场”,南山花卉工艺品市场才搬到现址。市场里经营观赏石的店铺一共约有20家,其中兼营其他商品如红木家具、几座、古董、字画、工艺品等的约有10家,专营观赏石的10家。在专营观赏石的10家中,有蓝氏的硅化木、李氏的崂山绿石、王氏的招远金矿石等三家为单一石种的专营店(均无字号)。市场犹如大浪淘沙,回望南山花卉工艺品市场在桑梓路的时候,经营观赏石的店铺,有的开张了,有的关闭了;有的关闭了,有的又开张了,通常保持在七八家的规模。如今还在这个市场经营观赏石的“耕石斋”,是当年在桑梓路市场开张的第一家观赏石店铺;“韵和斋”也是该市场最早经营观赏石而能坚持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老字号。但如今“韵和斋”与“耕石斋”的经营状况,却颇有差距。“韵和斋”的主人陈先生是一位退休职工,他经营的石种不算单调,但都是大路货,因而生意寥寥,他认为,好的石头价钱高,不好卖。他解释说,退休了没事,闲着也是闲着,开个店,有个事,也好。崂山绿石专营店的李老先生也是一位退休职工,经营的石头也都是大路货,生意看来决不会比“韵和斋”好,我采访他的时候,他正吃着自己带来的盒饭,他对我说的话,与“韵和斋”主人陈先生所说的异曲同工。

相比之下,“耕石斋”的买卖就要好得多了。“耕石斋”的主人,四十来岁的黄培义先生大专学历,是学经济的,原为青岛市自来水公司宣传部的干事,为了有时间开店,主动下基层当工人,倒班;他的爱人也是同一单位的职工,两口子轮流上班,轮流看店。他的店铺门面比较大,石种多样,陈列的石头也洋洋大观,属于中低档次的货色,他说:“为的是让工薪阶层的卖主,都能从我这里买到称心的石头。”他的经营策略是薄利多销,以石养石,以石会友。我问他生意如何,他说一年的销售量也就十几万元,赚个五六万吧;又说,好的石头自己玩,舍不得卖,七八年下来,也就赚了一屋子的石头。

像“耕石斋”这种经营状况的,看来属于多数,例如比邻的“好友斋”。“好友斋”的主人沈福田先生,是青岛玩石最早也是做石头买卖最早的人之一,在南山市场经营石头也有五六年时间了,他经营的石头也属中低档,也是夫妻两人轮流上班,轮流看店,同时他们还外加代销《石语》、《石道》杂志,经常石友盈门,人气颇旺。近日丈夫到内蒙古、广西去办货,妻子看店,我去了两次,都遇着老板娘。打问起生意,这位老板娘却总是笑吟吟的不回答。

听说这个市场里有家石馆生意做得特别红火,只卖高中档的石头,不卖低档的,顾主多是些房地产商、企业老板等有经济实力的人,每年营业额达到百万元,我很想去采访这位老板,看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竟比同行高出那么多,可惜这段时间他外出采办货源去了,无缘见面。

青岛资深玩石家王新华先生也在南山花卉工艺品市场开了一家规模较大的奇石店铺,门口挂的不是某某石馆、某某石斋之类的牌匾,而是“国际赏石艺术馆山东办事处”,店内精品琳琅满目,墙上挂满历届全国石展重要人物活动场面的大幅照片,凸显着一种非同一般的氛围。我想,这家办事处的石头生意一定不的,但王新华先生两次对我说,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做生意,只是为了构建一个石友们聚首聊天的场所而已。

这样一个用意,也许真的是青岛石商们的共同用意?两天对两个市场的采访,我和十多位石商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成功的和不成功的石商,几乎都这样说。

中国观赏石.3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