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花卉(纳兰《减字木兰花·从教铁石》诗词赏析)

2024-04-19 19:45:58

纳兰词·减字木兰花

从教铁石,每见花开成惜惜。泪点难消,滴损苍烟玉一条。怜伊太冷,添个纸窗疏竹影。记取相思,环佩归来月上时。

词译

伊人飘进了一瓣梅花里。在梅树里生长,她可爱的微笑,就是梅花的清香幽幽。而多情的你,已被诀别,温柔地诅咒成铁石心肠,不会笑,不会哭。

可是当梅花盛开,暗香浮动月黄昏时,你却脉脉含情地站在梅树下,时时凝睇,时时怜惜。寒冷的夜里,晶莹的露珠是梅的眼泪。你轻轻地呵了一口春天的空气,飘成暖暖的围巾,给寂寞的她披上。现在,请在心间,刻下那两个字。月亮出来时,你想念给她听。

评析

有评家说,由“添个”句可知此词乃题画词,所题是梅花,此言大抵不差。不过容若此阕咏梅词,却不同于其他词人的题咏之作。

古代咏梅的诗词很多,精绝者如姜夔的《暗香》《疏影》,陆游的《卜算子》。《暗香》一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疏影》则连续铺排五个典故,用五位女性人物来比喻映衬梅花,从而把梅花人格化、性格化,集中描绘了梅花清幽孤傲的形象,寄托作者对青春、对美好事物的怜爱之情。陆游的《卜算子》则借梅比喻为人的原则和品德,也堪称高妙。但是不管是姜夔,还是陆游,他们的咏梅手法再高妙,刻画得再精美,终究也是将梅花当做一件承载他们思想趣志的道具。容若此词则不然。综观全词,他仿佛是在感慨怜惜自己稚弱清高的爱人,那梅与他,仿佛是对月临影的故知,彼此是平然对坐的尊重,不存在谁被赏,谁被赞的问题,人与梅已经完全地合而为一了。因此,这首咏梅词,写得清奇别致,富有浪漫特色。

上阕始二句从心理感受上落笔,虽不正面描绘梅花,但梅花之神韵已出。“从教铁石,每见花开成惜惜”,纵使是铁石心肠之人,每一次见到这晶莹如玉、花开姣姣的梅花也总会流露出依依怜惜之情的。短短两句,三处强调——“从教”强调语气,“每见”强调频率,“惜惜”强调感情,于是梅花之含情脉脉之神韵顿现。继二句则把笔宕开,写梅边之竹。“泪点难消,滴损苍烟玉一条”,谓那朦胧的月色下,斑竹沥沥,就好像是玉条上滴洒了点点泪水。

下阕由梅及人,由人及梅,人融梅中,梅又露着人的深情,遂有“怜伊太冷,添个纸窗疏竹影”,谓怕梅花太冷,所以特加了竹林围护。这既是从护梅之竹,从侧面烘托梅之娇贵,又是把梅当人而加以体贴慰藉,尽赋与一腔柔情,此之构想,可谓奇绝。最后二句,“记取相思,环佩归来月上时”,宕笔写去,说梅花也有魂,她特于今夜月上时归来。归来作何?有前几句柔情之语铺垫,梅花归来怕是与词人共赴幽约吧。此阕咏梅词虽无一笔正面去刻画梅之形貌,但却又笔笔不离梅花,此正所谓“不即不离”,因而梅之形神反而历历可见。

纳兰《红窗月·燕归花谢》诗词赏析

纳兰词·清平乐

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寂寂绣屏香篆灭,暗里朱颜消歇。谁怜散髻吹笙,天涯芳草关情。懊恼隔帘幽梦,半床花月纵横。

词译

又是冷落清秋节。月亮,是柔软又冰凉的花朵,重阳夜,它没有开。守望天涯的女子,寂寂的房间,寂寂的心坎,寂寂的人生。只是无人怜惜。两个人的爱,原来隔有一帘幽梦。所以,平生不会相思的人,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评析

此词抒写 *** 清秋懊恼、思念丈夫之情怀。但其情婉而隐,词中只用清秋孤花片叶、天涯芳草,以及寂寂绣屏、香篆熄灭,半床花月之景,将深隐的愁情具象化,极迷离惝恍,极空灵含婉。

上阕写愁。“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二句点出室外景和时节。“孤花”谓菊花是孤零零的,“片叶”谓叶子似只有一片,此二句显然是移情入景:由于女主人公的内心是寂寞的,所以当其以孤独之眼观物时,万物皆带孤独之情。既如此,这采菊饮酒的重阳节,怎会不被断送呢?

“寂寂绣屏香篆灭,暗里朱颜消歇”,此二句承上句“断送”,自然转入室内景和景中人。在寂寂的闺房,她黯然独处,绣屏也显得孤单冷落,而篆香又熄灭了;终日鸾孤如此,她秀美的容颜已经憔悴得不成样了。“暗里朱颜消歇”,脱自李白《寄远》诗:“坐思行叹成楚越,春风玉颜畏消歇”,但比白诗愁情更甚:白诗里是“畏消歇”,即还没有消歇,背景是暖煦的春风;而容若词里是“消歇”,已然成果,背景是寂寂的绣屏和已经熄灭的香篆。

下阕写思。“谁怜散髻吹笙”,承接上阕末句而来,“朱颜消歇”应予惋惜,可是无人怜之。“谁怜”一词,叩心击骨,自身消歇无人怜,却还要去怜别人,这就产生了下句的“天涯芳草关情”。关情者何?当然是那位让她魂牵梦绕、行役在外的玉郎了。于是在自己照影吹笙,饱尝落寞后,又希冀晚上与他梦中相会,谁知好梦却被惊醒。“懊恼隔帘幽梦”一句,写出了“好梦难留人谁”的恼情恨意。既然梦不成,那就只有醒来。“半床花月纵横”,醒来之后,只有半床的月下花影,纵横交错,惹人相思不止。

容若的这首词,轻幽柔婉,缠绵悱恻,致力于追求结构链和情感链的完美统一。全词在结构链的连接上,上阕先点出时令,景物由外而内,由高而低,由大而小,由景而人;下阕承己而写,由己及人,由笙及梦,由梦及醒,由醒及恼,层层写来,针线细密。在情感链的连接上,上阕由花之“孤”而自然点出“断送”之念,以“断送”一词总揽全篇。再接以“寂寞”“灭”“暗”“消歇”等词一路回应“断送”;下阕由“消歇”而生,由“冷”而“照”而“吹”,而“梦”而“懊恼”,环环递接,链条甚紧。其缜密的结构链与柔密的情感链相应相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颇具匠心。

纳兰词·红窗月

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是一般风景,两样心情。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

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语罢一丝香露、湿银屏。

词译

誓言是开在舌上的莲花,它的存在是教人领悟,爱已入轮回。三生的誓言,滴水穿石。似此星辰非昨夜。我以为那些事已经被遗忘很久,结果想起来,还以为就是昨夜发生。

遇见,你已不在身边。一别如斯呵。常常别了一次,就错了今生。遇见,只想你明白。誓三生,与迷信无关,与信仰无关,我只是需要一个理由,许自己一个期限,可以在等待时更坚定。遇见,只要你记得。心仪一个人,是我一个人的事,从一开始,我的付出就只是付出,你的回应也只是让它有归属,仅仅,乐于此时。

然后,紫陌红尘,碧落黄泉。或许有一天,连这归属也不需要了,我仍是我,你仍是你,而我们,已不再是我们。

评析

这首词写离情,大约是写给昔日一恋人的。

上阕摹写景物,念及回忆,交待背景。“燕归花谢”,娟娟春花已经凋谢,双双燕子归来。这首句不仅点明了时序为暮春,而且以“燕归”暗衬伊人不归,“花谢”遥寄韶光易逝之感。“早因循、又过清明”,以“早”字领起,表达春去匆匆的扼腕心绪。“因循”,随意、轻易之意。你看,花已谢,燕已归,明媚的春光如此轻易滑过,转眼之间,又过了清明,春光将尽也!一个“又”字,急促相承,进一步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惋。

接下二句点出本题,即风景如旧而人却分飞,不无伤离之哀叹。“是一般风景,两样心情”,伊人去后,风景明丽如昨,人却是两地相隔,思念恋人之心,在美好春景的映衬下,欲显难耐。于是就回想起当初,在碧桃影深处,幽香初动时,他与佳人,脉脉相对,彼此心中情意涌动,萌生出情定三生的铮铮誓言。此即是“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所谓“三生”,是佛教语,即前生、今生、来生。佛教传说,在这世上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忘川河”上有座“奈何桥”,在桥之尽头,有一块通体鲜红的石头就叫作“三生石”。据说,天下有情的男女们,只要在这“三生石”上刻下两个人的名字,就可以“缘订三生”——三生三世都可以在一起。此处,词人借用佛家语,说自己当初曾与恋人“誓三生”,乃是极言两人爱情之深厚。

下阕忆旧,追忆当时相亲相恋的往事。“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执起伊的手,看着伊的眼,那乌丝纸上写下的鲜红篆文,如今想来,仍犹如夜空的星斗一样清晰。谓“乌丝阑纸”,谓“娇红篆”,都说明这所书写之字,必非二人“吟诗作赋北窗里”式的寻常翰墨,而是别有寄托,别有深意之辞。那寄托为何?深意为何?“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原来这贵重丝绢上,记取的是二人的海誓山盟,它作为凭证,见证着互不辜负的密约。而深盟誓毕,已是深夜,一丝清淡的露珠湿了银色的屏风。“语罢一丝香露、湿银屏”,这既是昔日之景,又是今日之景。那时,“一丝香露”和“银屏”见证了两人的爱情秘誓,但是如今“香露”依旧,“银屏”依旧,伊人却再也不见了。此之情境,当又是晏几道《临江仙》“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和欧阳修《生查子》“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的情境了。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