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青蛇和竹叶青的区别(四川乐上有哪些蛇)

2024-04-20 17:09:47

常见的有毒与无毒蛇,和四川其他地方差不多。

1、黑眉锦蛇(无毒):

在四川省,这是最为常见的蛇,黑眉锦蛇在省内属广布种,各县、市、区均有分布。它就是常见的菜花蛇。

学名:Elapbe taeniura Cope

别名: 菜花蛇、枸皮蛇、黄颔蛇、广花蛇

有鳞目 Squamata 蛇亚目Serpentiformes 游蛇科Colubridae 锦蛇属Elaphe

大型无毒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眼后有一条明显的黑纹,也是该蛇命名的主要依据;体背的前、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略似秤星,故又名秤星蛇;由体背中段往后斑纹渐趋隐失,但有4条清晰的黑色纵带直达尾端,中央数行背鳞具弱棱。黑眉锦蛇在农村住宅改造前曾是被人亲昵地称作“家蛇”的常见蛇种。

黑眉锦蛇系常见的蛇,分布广,数量多。生活于平原、丘陵及山地等处,喜在住屋及其附近栖居,也常在稻田、玉米地,河边及草丛中活动,捕食鼠类,鸟类、蛙类及昆虫等。黑眉锦蛇的食欲很强,食量很大,能连续吃3—4只小白鼠。卵生,可怀29—40枚卵,雌雄交配时间可达15小时,多在5月中旬交配,交配50天左右产卵,卵数多在6—15枚之间。产卵时多在夜间和清晨,温度为26— 34℃,相对湿度为84—90%。根据统计,黑眉锦蛇公母比例中母蛇可占54.5%、自然繁殖(受精卵占总产卵数的90%)自然孵化率53.4%、自然存活率可达 30%。

2、翠青蛇—青竹标:

翠青蛇 EuryPholis major 又名小青龙、青蛇、青竹标。翠青蛇是一种脾气非常温顺的无毒蛇,性格“内向”,见了人好像特别怕“羞”,终是犹恐避之不及,既不攻击人,也不咬人。盛夏季节,由于地面高温灼热或者天气闷热,翠青蛇经常攀登上树,静伏纳凉,直到夜间才下地在农田周围搜捕蚯蚓、昆虫及其幼虫为食。

身体细长,体型中等,成蛇体长为80~110厘米。头呈椭圆形,略尖,头部鳞片大,和竹叶青的细小鳞片有明显的区别。全身平滑有光泽,体色为深绿、黄绿或翠绿色,头部腹面及躯干部的前端腹面为淡黄微呈绿色。尾细长。眼大,黑色。

分布于中国南方中低海拔地区靠近山区的地方,包括广东、广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海南、台湾、河南、湖北、湖南、甘肃、贵州、云南、四川等省。

翠青蛇-与竹叶青的区别:翠青蛇是无毒蛇,而竹叶青是出名的毒蛇。翠青蛇体型比竹叶青大。竹叶青头是明显呈三角形的,眼很小,是红色的,最外一行鳞片是红色和白色或红白相间,尾较短,呈焦红色。翠青蛇眼大呈黑色,全身为翠绿色,没有红白线,尾很长。

3、竹叶青(剧毒):

特征:通身绿色,腹面稍浅或呈草**,眼睛、尾背和尾尖焦红色。体侧常有一条由红白各半的或白色的背鳞缀成的纵线。头较大,呈三角形,眼与鼻孔之间有颊窝(热测位器),尾较短,具缠绕性,头背都是小鳞片,鼻鳞与第一上唇鳞被鳞沟完全分开;躯干中段背鳞19~21行;腹鳞150~178;尾下鳞54~80对。分布: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及东南亚地区。栖息地:树栖性。常发现于近水边的灌木丛,山间溪流边。成体体型:全身可达60—90厘米适合温度:22—32度活动时间:喜居树上,昼夜活动。外型特征:头大,呈三角形,颈细,尾短。头顶有细小鳞片。体背草绿色,最外侧的背鳞中央白色,自颈部之后有白色侧线,有的在白侧线内又有一条红侧线,但也有无侧线者。腹面淡黄绿色。瞳孔椭圆形,红色。尾巴焦红色。食物:啮齿类动物,鸟类,树蛙,小型蜥蜴.性情:神经质,具攻击性毒性:血液毒素,毒性较强,常有致命事件。

4、眼镜蛇(剧毒)

俗称饭铲头、吹风蛇、饭匙头等,头椭圆形,颈部背面有白色眼镜架状斑纹,激怒时其前身 1/3 竖起,颈部膨扁,发“呼呼”之声,体背黑褐色,间有十多个黄白色横斑,体长可达2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区的山野、田边和住宅附近。

中大型毒蛇,体色为黄褐色至深灰黑色,头部为椭圆形,当其兴奋或发怒时,头会昂起且颈部扩张呈扁平状,状似饭匙。又因其颈部扩张时,背部会呈现一对美丽的黑白斑,看似眼镜状花纹,故名眼镜蛇。毒牙短,位于口腔前部,有一道附于其上的沟能分泌毒液。眼镜蛇的毒液通常含神经毒,能破坏被掠食者的神经系统。眼镜蛇主要以小型脊椎动物和其他蛇类为食。毒液中的神经毒素会影响呼吸;尽管抗蛇毒血清是有效的,但也必须在被咬伤后尽快注射。在南亚和东南亚,每年发生数千起相关的死亡案例。

该蛇是产生蛇伤的主要种类之一。含有神精毒及血循毒,毒性强,排毒量大,平均每条蛇一次咬物排除毒量80毫克左右。栖息于平原、山区及丘陵地带,多见于灌木丛、竹林、坟堆、稻田、溪沟、黄麻地内及住宅附近。洞穴多在土质疏松的丘陵山坡及坟堆等向阳处,上午十时到下午四时活动,天气闷热时,多在黄昏出洞,夏天暴雨后,往往爬进住宅找老鼠吃。五、六月及十一月是它活沃的季节。 被惊扰发怒时,体前端能竖起,颈部膨扁,并发出“呼呼”声,频频向前摆动,作攻击姿势。有时甚至能主动追人及生畜。食谱较少,主要捕食鼠类、鸟类、泥鳅、鳝、鳗、蛙、蜥蜴、蛇及鸟蛋等。

5、眼镜王蛇(剧毒)

俗称过山峰、大眼镜蛇等,外形似眼镜蛇,体更长,可达5米,颈部膨扁时有白色的倒写 V 字形斑,体背有窄白色带斑纹 40-50 个,激怒时其前身 1/2 竖起,性凶猛,会主动攻击人畜。分布於浙江、江南、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生活于平原至海拔 1000 米的山区。

生态习性 及体态眼镜王蛇属剧毒蛇类,体长120-400厘米,体重2-8千克。生活在平原至高山树木中,常在山区溪流附近出现,林区村落附近也时有发现。一般隐匿在岩缝或树洞里,有时也能爬上树,往往是後半身缠绕在树枝上,前半身悬空下垂或昂起。昼夜均活动。

眼镜王蛇有剧毒,又是我国性最凶猛的一种毒蛇。它受惊发怒时,颈部膨扁,能将身体前部1/3竖立起来,突然攻击人畜。毒性为“混合性毒”,一条成年蛇依次排毒量为300多毫克,对人畜危害极大。 

眼镜王蛇生性凶猛。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它们的颈部两侧会膨胀起来,并发出呼呼的响声。

眼镜王蛇的舌头很灵敏,能通过空气侦查敌情,辨别猎物的类别。

具前沟牙的毒蛇。外形一般与眼镜蛇相似,区别是眼镜王蛇的眼睛非常明亮,你从他那明亮的双眼中会发现双眸中智慧的光芒,这是其它动物所不具备的。

①体形较大,常长达3~4 m,最大长度纪录几达6 m,是世界上毒蛇中最大的一种。

②头背除典型的9枚大鳞外,顶鳞之后尚有一对大的枕鳞;

③颈部扩展时,扩展部位较窄而长,且无眼镜蛇的特有斑纹;颈部膨扁时有白色的倒写 V 字形斑,体背有窄白色带斑纹 40-50 个,激怒时其前身1/2 竖起,性凶猛,会主动攻击人畜。

④昼夜活动,性凶猛,有时能上树,后半身能缠绕在树上,前半身悬空下垂,受惊或发怒时,体前部竖起,能膨扁颈部,有时会进攻人畜。

6、尖吻蝮(五步蛇)(剧毒)Agkistrodon acutus

俗称五步蛇、百步蛇、翘鼻蛇等。头呈三角形,吻端突出且向上翘起,体背灰褐色,布有灰白色菱形方斑,腹面白色,有多个明显黑色圆斑,体长可达 1.5 米。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生活在海拔100-1300米的山区、丘陵地带。书上说四川好象没得。但我记得我们小时候经常在双流山区(借田,大林)的很小河边都见过,小心,被咬了的话,一般情况下必死!多栖息在山区树林及溪涧附近的岩石或落叶下,杂草地、稻田、沟边、路边、茶山及玉米地里亦有发现,有时在住宅或厕所附近活动,或蟠居在柴草堆上。洞穴多在山区树根的旁边,洞口直径为5—10厘米,垂直纵深可达70厘米,经常在落叶堆或小河边的岩石上盘曲成团,因体色和环境相似,故不易被发现。阴雨天比较活跃,但也的有在雨中昂首不动的,大热天有太阳时,常躲藏在阴暗地方,很少活动,尤其是在进食之后可以连续3—4天盘跟踞不动。所以有“懒蛇”之称,捕捉较易。 五步蛇昼夜都出来活动,但在晚间比较频繁。活动的适温为19℃—29℃。有向火的习性,会向火光进行袭击,在贵州山区,活动期为四月初到十月。

7、乌梢蛇(有毒)

生态习性 及体态:游蛇科,体形较大的弱毒蛇,体全长可达2.5m以上。身体背部褐色或棕褐色,背部正中有一条**的纵纹,体侧各有两条黑色纵纹,至体后部消失(有的个体是通身墨绿色的,有的前半身看上去是**,后半身是黑色)因为亚种很多,所以颜色上并不统一但那明显的条纹是可以认出来的。就列出两种相对常见的颜色。栖息于海拔1600m以下的中低山地带,常在农田(高举头部警视四周)或沿着水田内侧的田埂下爬行、菜地、河沟附近,有时也在山道边上的草丛旁晒太阳、在村落中发现(山区房屋边的竹林)。行动迅速,反应敏捷,善于逃跑。性温顺,不咬人(和很多蛇类一样,只有在逼急活被你捉到时过度惊吓时不得已咬人)。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狭食性蛇类)。7-8月间产卵,每产7-14枚。目前野外生存数量大减(栖息地破坏、大量捕杀),应予保护。

乌梢蛇系四川最多的蛇种,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地,常活动于农田附近。性温和,一般不咬人,但行动迅速。主食蛙、鱼类及蜥蜴、鼠类。

翠青蛇以蚯蚓为主食,因此除了金龟子幼虫以外,请不要考虑其他任何食物来源。至於蚯蚓的选择,尽管有传言翠青不吃红蚯蚓,但是根据笔者的观察,问题似乎不在於蚯蚓的种类,而是蚯蚓的大小,太小的蚯蚓会被翠青直接忽视,而最起码的大小,差不多是自然伸长约7公分以上。

蚯蚓的来源,除了亲自挖掘以外,也可以到钓具店购买,只是长期只食用钓具店的蚯蚓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因此偶尔还是得从野外取得,或是添加营养粉。

营养粉的使用,可直接洒布於蚯蚓身上,或是溶於水后以针桶注射到蚯蚓体内,但是前者翠青会白太爱吃,就算吃了也会用嘴角把营养粉撇掉,后者则是很麻烦,因此笔者是以营养粉溶液浸泡蚯蚓后再餵食。尽管沾染的量相对较少,但不无小补。

取食量方面,视蚯蚓大小而定。笔者尚未测量作为饵食的蚯蚓重量,但是以上述大小而言,每天大概会吃3 – 4条。如果翠青没有紧迫的状况,直接扔到它面前它就会在观察一阵子后吞下,就算没有当场吃掉而给蚯蚓给钻到土里,翠青之后也会自己去找。

翠青蛇

翠青蛇(学名:Cyclophiops major?)属于游蛇科,翠青蛇属,全长1000毫米左右,身体绿色,吻端窄圆,鼻孔卵圆形,瞳孔圆形,背平滑无棱,仅雄性体后中央5行鳞片偶有弱棱,通体15行。半阴茎不分叉;精沟不分叉,精沟外翻态走向为稍外斜到顶,萼片大,背有弱小刺;半阴茎外翻态近柱形。卵呈卵圆形,橙**,幼蛇身体带有黑色斑点。

多活动在耕作区的地面或树上,其活动海拔高度为200-1700米。翠青蛇性格极其温柔,通常不会主动进行攻击。夜伏昼出,主要于白天活动,夜晚则在树上睡觉;平时行动缓慢,但遇到惊吓时会迅速躲避逃跑,主要捕食蚯蚓及昆虫。分布于中国、越南和老挝。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