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评论(我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

2024-04-28 23:55:36

我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如下: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规范高考加分、实施强基计划、推进高职分类考试、改革艺术体育招生等一系列政策的协调,有效地支撑与促进了高考的公平性。高考的制度设计适应了不同地方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的水平与特点。

统一命题与自主命题相结合,规定科目与自选科目相协调,已经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适应面更加广泛,针对性更加明显,在教育发展的新格局中比较好地实现了促进社会公平的社会功能。

可以说,高考内容改革及其实践在客观上有力地促进了青年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以及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作为国家公共政策的重要事项,近年来高考内容改革在适应高中教育多样化,以及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以后学生差异化扩大时,试卷与命题的综合性与个性化取向不断提高。

新高考改革内容:

新高考3+1+2改革:3是语数外三大主科必选;1是从历史和物理中,选择一门;2是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两门。高考满分为750分。另外,实行“3+1+2”模式选科制度之后,高考数学将统一试卷,不再使用文理分科试卷。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二是明确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科目。

合格性考试覆盖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除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外的所有科目。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新高考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给学生更大更多的自主权,也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文理分科的弊端。

对梁实二十七次参加高考的行为,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评价:

正面评价:

1、体现毅力:梁实二十七次参加高考的持续努力,体现了他不屈不挠的毅力精神,值得肯定和赞赏。

2、显示韧性:梁实经历多次失败后仍然振作,重新来过,表示他具有很强的心理韧性,这一点非常重要。

3、提供案例:梁实二十七次高考的案例可以鼓舞其他考生,让他们相信只要有毅力,梦想一定可以实现。

4、揭示问题:梁实的经历也揭示出高考现有体系存在的琐碎和局限性,需要不断完善。

5、传递希望:梁实的经历可以给考生带去希望,让他们相信没有成功不接受的努力。梁实的坚持令人动容。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反面意见:

1、浪费资源:重复参加高考浪费大量社会资源,不利于现有教育资源合理利用。

2、打击教育:二十七次仍然未能通过高考,会给社会民众带来负面印象和不良影响。

3、超出理性:二十七次高考已经超出正常理性范围,显得没有节制。

4、影响公正:多次参加高考会对其他考生造成不公平影响,影响高考公正性。

对梁实二十七次高考的态度应采取辩证的看法,肯定其毅力和追求,但也需要关注重复参加高考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应寻找其他实现梦想的方式。梁实的经历揭示出我们现有考试制度存在不足,需要改进。更多的时候,梦想不应该局限于高考这唯一方式,而应该由多种途径实现。

追求理性和有效是个人与社会的共识,对梁实的真正认可,在于理解并尊重他的初衷,也在于引领他寻找其他实现梦想的新途径。两者不能对立,而应该有机结合。富有毅力和追求的精神值得肯定,但理性和有效更加重要。在评价梁实高考的同时,也需要提醒他其他实现理想的途径。因为成功和价值不应局限于一种方式。

评价事件时要理性对待事件的思考方式

1、是否善于寻找其他方式。人的意志和毅力应发挥在更多可行的途径上,才能发挥更大价值。寻找新方式也需要勇于面对新事物。

2、是否具备包容与开明,尊重他人选择,但也指出合理。符合理性要求并不意味否定个性表达。

3、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感,关注事件在社会层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和消极信号,但不一蹴而就。

4、是否具备批判思维,看到问题的外在表象,同时关注其深层逻辑和缘由。不被事物表面冲击。

5、是否具备个性发展,尊重个性,但会引导个性的合理释放。不仅追求独特性,更追求有价值性。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